热点要闻

【决胜十二五】经济学院:十载春秋结硕果 开拓创新谱新篇

近年来,经济学院依托必赢·体育,必赢(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底蕴,以“创造知识、培育英才、服务国家”为使命,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术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呈现较快发展态势,获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用优异的成绩为我校建校六十周年和经济学院建院十周年献礼。

学院重视师资的培养和海内外引进,形成了多元、包容、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学院教师之间注重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形成了老带新、新学老、团队带个体、个体寻突破的良性工作局面。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影响下,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教学科研中坚力量;学术团队也从最初一间小办公室,几张学生课桌,五六位热血青年教师自发形成的学术兴趣小组,逐步实现人人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个是教学能手的强有力的学术创新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山东省优秀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2人,学校“161”人才工程专家1人,“1361”人才4人,并聘请金融、财政、大型企业等部门相关专家和外籍专家多人担任兼职教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

学术团队从政治经济学的应用和创新研究出发,形成了产业竞争力研究、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贸易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中国劳资关系研究等几个有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反响。近5年来经济学院教师主持和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主持和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项,主持和完成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等各类省级项目26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3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荣获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约50项,其中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0项;2011至2015年连续5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学校共推进建设智库22个,经济学院获批8个。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政治经济学被山东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评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经济学和贸易经济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经济学、贸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统计和金融工程5个普通本科专业,校企合作专业2个:经济学(金融与财务外包)和经济学(主办会计)。研究生教育方面拥有统计学、区域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3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职业技术教育硕士(财经商贸)、金融硕士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学院坚持既要培养经济学拔尖专业人才,又要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导向。近年来,学院升学率稳步提升,众多学生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美国的波士顿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国外名校。追求卓越、国际化培养已逐渐成为经济学院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大量毕业生被录用到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成为经济学院学生就业的重要特色。以金融硕士的获批为契机,学院与济南、青岛和鲁南五地市的多家银行和金融企业合作,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创新实践团队获得“调研山东”、“挑战杯”、“证券模拟大赛”等各类奖励百余项。每年都有多名毕业生获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特别是两个校企合作专业的开设,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导师团队和平台资源,提升了我院学生的实训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回顾经济学院10年来的发展历史,学院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共谋发展,使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和突破。“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抓住发展机遇,继续发扬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精神,顺应高考招生改革,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开拓思路,创新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拓宽学生求学就业渠道,为国家、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院教师团结一致,不断拼搏,经济学院将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学院跻身国内有特色一流经济学院的奋斗目标。

(作者:王长军  来源:经济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王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