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旅游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充分利用人文地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高校强化重点实验室、国土开发与规划科技创新团队等学术平台,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地域研究特色,加强协同创新,重点围绕区域发展中的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区域旅游开发与产业创新研究、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问题,通过政策分析、实地调研、理论应用与技术服务,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取得良好成效,实现校地共赢发展。
城镇化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学院主持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测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 “山东省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及其实现途径的整合研究”、“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化响应研究”等10余项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被国家和地方政府用于决策参考。在以下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一是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一方面立足山东实际,从绝对水平、相对水平等方面对城镇化水平进行了修正,获得客观的城镇化水平,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从多层面、多学科角度研究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状况,从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梯度发展、城乡统筹、内涵提升、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尤其是划分了城镇化发展的梯度区,增强了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这在国内是一次有益的创举,为各级政府确定城镇化目标,制定城镇化政策提供了基本思路。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获得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二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测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提出了不打破行政区划、分政区层次、按照人口密度界定城镇地域的研究理念,在曲阜市、嘉祥县等地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测定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2011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测定的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获济宁市社会科学一等奖。
三是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化响应研究,为我省城镇化反馈与响应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该研究基于空间视角对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化响应进行系统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对同类研究具有一定示范性。同时注重实践应用性,在揭示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特征和机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路径体系,使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014年“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化响应研究”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土地利用研究:服务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围绕“我国耕地保护的障碍因素及政策创新研究”、“县域尺度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机理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与政策创新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实现路径和政策调控研究”、“土地政策制度的农户行为响应差异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山东省农地使用制度与使用权市场建设研究”等选题,学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其中多项主持完成的成果被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社会科研成果二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励,部分成果被山东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等单位采纳,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学院作为我国首批土地利用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先后承担济宁市、日照市及下属嘉祥县、泗水县、鱼台县、市北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县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数据库建设、土地整治、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科技服务工作,合计到位经费400余万元;主持编制的《济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顺利通过评审,获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成为地方政府开展土地利用管理的基础依据与纲领性文件;连续两年主持编制《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科学测算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顺利通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评审,对科学评估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优化提升土地利用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持编制的《鱼台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顺利通过济宁市国土资源局评审,批准实施后成为鱼台县政府十二五期间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作为技术协作单位参与国土资源部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和管理相关政策调研、《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评估、国家级多规合一试点城市综合规划编制等国家级土地利用管理工作,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估、土地督察制度实施绩效评价、土地利用评价与保护等领域提出了很多原创性见解,取得了丰硕成果,优势明显,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
旅游研究与规划:助推地方旅游文化发展
学院主持开发了“海水浴场紫外线强度与海滩活动适宜性研究”、“旅游洞穴环境变化监测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观设计”、“‘阴影区’内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基于概率模型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开发决策路径研究”、“孔孟文化旅游区旅游开发整合研究”等成果,其中海滩活动适宜性活动评价指标成为滨海旅游地开发的参考依据,‘阴影区’旅游开发理论对旅游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地空间竞争合作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主持的国家社科课题“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的农户适应模式与制度设计研究”,提出的旅游扶贫理论和乡村旅游农户适应模式受到国家旅游局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旅游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还主持完成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驱动机制及其介入门槛模型研究”、“基于市场的多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与驱动机制研究”、“山东省特色村镇旅游化水平测度与效应分析”、“山东省科普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休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乡村旅游开发、旅游特色村建设、旅游化水平测定、科普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结论,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的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驱动机制研究结论成为我国诸多城市环城游憩开发的依据和参考,对于旅游特色村的研究为我省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和旅游特色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成为指导地方旅游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论。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是鲁南地区唯一一家旅游规划资质单位,先后承担地方委托旅游类课题60余项,包括各类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如日照岚山区旅游总体规划、莒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鄄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临沭县苍马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重点项目规划、浮来青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圣地桃源王家庄旅游发展规划、洪山峪休闲农庄旅游开发建设规划、邹城市中心店镇九龙山美丽乡村旅游规划、泗张镇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提升规划、沂南县铜井镇沂蒙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等项目,项目经费达到800余万元。其中苍马山旅游区已于2010年成功开业,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根据规划建成的莒县浮来青旅游度假区项目,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成为我省茶旅结合的典范,已通过国家3A级景区验收;泗水县王家庄民俗村的建设和运作模式得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旅游局等多位领导、专家的认可,成为我省旅游特色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中心提出的“村旅结合”发展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实施和应用,多处乡村片区通过规划建设后成为济宁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和典型,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学院以“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山东省高校强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重点开展南四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其生态修复保护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污染生态修复、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研究团队在流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气候水文变化响应等方面,近5年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纵向经费合计230万余元。其中,基于InVEST模型的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基于南四湖与黄河三角洲湿地沉积物剖面的重金属沉积通量长期演变及源解析研究、定量辨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沂河地表水资源的影响、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等有较大影响。
近5年来团队成员在本主要研究方向发表多篇论文,在生态保护与环境修复领域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SCI检索论文30余篇,SCI三区以上高影响力的论文超过10篇,单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30次。代表性论文如基于RS和GIS的南四湖生态风险评价、基于RS和GIS的城镇化与南四湖生态易损性关系、山东省南四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分类控制、 山东省南四湖流域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山东南四湖流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济宁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为例等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修复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地理与旅游学院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王海红)